February 20, 2013

天路客 ~ 約翰本仁

這一季的課堂,竟然湊巧都是歷史科,又竟然湊巧都有一份作業要介紹一位歷史人物。其中之一是:本仁約翰——《天路歷程》的作者。

本仁約翰(John Bunyan, 1628~1688)是英國清教徒時期的傳道人,亦是一位多產的作者。他所寫的《天路歷程》更是世界文學的經典之一。在做這份作業之前,對於本仁約翰,我就只知道他是《天路歷程》的作者,沒有想過再有怎樣的特別。事實上,人們對於《天路歷程》的喜愛,不但使這部不朽的著作有超過 200 種語文、方言的翻譯,甚至在約翰本仁的墓碑上,就只單單說:「本仁約翰,《天路歷程》作者。死於 1688年 8月 31日。享年 60。」而在他墓塚的兩旁則雕刻了《天路歷程》主角的兩個造型,分別是背負著罪債包袱的,以及將包袱御在十字架上的情景。



本仁約翰於 1628 年出生於英格蘭貝得福郡(Bedford)的一個貧苦家庭。Bedford 成為了他一生活動的中心。他自稱出身貧寒,父親以補鍋謀生。本仁約翰受過多少教育至今仍是個謎,他的自傳之內也沒有詳述,只說他所受的栽培在貧困孩子當中是罕有的 。一般學者認為他所受的教育不多。

本仁約翰在 16 歲時從軍參與英國內戰。一次指揮官派他去突襲敵人,一位戰友願意替代他上陣,結果那位戰友在前線被炮彈擊中當場陣亡。這件事使本仁約翰對這位朋友感激不已,更令他認為這是出於神的保守,令他畢生感謝神。

三年後,戰事結束。本仁約翰回鄉,不久娶了一位美麗的妻子。當時他妻子的嫁妝只有兩本書,一本是 The Plain Man’s Pathway to Heaven,另一本是 The Practice of Piety。這兩本書使本仁約翰對信仰產生了興趣,開始追求認識神;妻子的德行也使約翰改變了不少。但本仁約翰仍難除去粗言穢語的壞習慣。有一次本仁約翰在一間店舗外又好像瘋子那樣咒罵別人,有一個婦人聽見就痛責他在青少年人面前做了很壞的榜樣。這使本仁約翰決心痛改前非;但他一直未能成功。 直至有一次他聽到了內心響起「你要選擇脫離罪惡進天國,或繼續犯罪進入地獄?」的呼聲,他終於下定決心,要過敬虔的生活。據本仁約翰的自述,在往後的多年裏面,他既知道神不喜悅,但又不能夠免於犯罪,終日就活在罪咎之中,受著良心的責備。在許多次懷疑自己是否真正得著拯救的時候,他都從聖經裏明白,不是憑自己的能力悔改,他領悟到耶穌基督的血洗清了他的罪,使他開始走上憑信心、跟隨神的生活。

25 歲的那年(1653年),本仁約翰加入了一家屬於清教徒教派的非國教教會。同年受浸成了貝得福浸禮會(Free Church of Bedford)的會友,接受 John Gifford 牧師的教導。這位 Gifford 牧師對本仁約翰的一生影響很大。1655 年,本仁約翰接受 Gifford 的邀請開始在教會講道,同年 Gifford 因病去世,會眾邀請本仁約翰承繼作教會的牧師;不過本仁約翰並沒有受過正式的神學訓練。

1660 年查理士二世(Charles II)成為英格蘭及愛爾蘭國王,政治變動引來宗教政策的改變。Charles II 為了鞏固王權及國家教會的權威,有意壓制自由教會(非國教教會)的活動和聚會,於是禁止未獲得國家教會發給執照的人講道。但本仁約翰並未因此而停止他四出講道的服侍。1660 年的某一天,本仁約翰在一家農場進行佈道的時候,警員以「無執照佈道」的罪名將他逮捕。(那時候,「佈道許可證」只頒發給願意接受英格蘭政府管理,並在國家教會登記的註冊牧師。)當時有人勸他逃跑,但他想到:如果因懼怕被捕而逃跑的話,會令人以為他只懂說卻不能行;若他受威脅時不敢堅守立場,也會令弟兄們膽怯。他為了活出信仰,於是既不逃走,也不放棄講道,任由巡警來把他捉去。

法庭對本仁約翰的判決是:「本仁約翰,是一個勞工,他故意不上教堂(國家教會的)、不聽道,卻主持數個非法的秘密聚會,擾亂民心,違反了國王陛下的法律。」本仁約翰因此被判十二年的監禁,他入獄時 32 歲,直到 44 歲才獲釋(1660 至 1672 年)。

1665 至 1666 年,在本仁約翰服刑期間,黑死病肆虐英國,單是倫敦就死了七萬多人,許多英國國教的牧師棄職潛逃,許多英國國教的教堂找不到牧師處理喪事。政府見這緊急情況,於是釋放本仁約翰出獄,讓他為區內的黑死病患者服務。本仁約翰當時不但沒有推辭,而且說:「我被呼召原是要服事人」。他回家與妻子和孩子短暫重敘之後,就到災區服事。到 1667 年,當黑死病漸漸消褪,執政當局再次收緊宗教政策,本仁約翰再次被補入獄, 完成原初的刑期。

1672 年,Charles II 簽署了《宗教寬赦宣言》(Declaration of Indulgence)停止對所有獨立教派信徒的逼害,准許他們在英國國家教會的範圍外舉行聚會。這樣,本仁約翰獲得釋放。獲釋後,他馬上重返講壇,並在各鄉村之間巡迴講道。



1675 年年底,Charles II 的宗教政策再度收緊,頒佈了一項新的法令,規定所有的宗教崇拜必須在英國國家教會的教堂内舉行,本仁約翰又再次因非法傳教被捕入獄。但這次的監禁持續不到一年。

本仁約翰不僅熱心於傳道,對每一位會友也非常關懷。1688 年,當時有一位父親因兒子曾離家出走將他趕出家門;這個年輕人到了本仁約翰那裏央求他與其父談話。本仁約翰去見那個父親,父子倆在他的勸說下和好。事情解決了之後他騎馬回去,途中遇到了暴風雨,本仁約翰染上肺炎,最終不治;死時還不到六十歲。

閱讀他的生平時,我實在禁不住被他的敬虔所吸引。他對於罪的敏感、對自己的罪的悔咎之深,雖然讓人擔心他是否明白「因信稱義」的真理,但他的深自悔咎,其實正正是讓他生命那麼簡樸、又那麼專注於神。對比之下,可能反照出令我們慚愧的地方:我們太容易擁抱「因信稱義」,以致忘記了本來應該承受的刑罰,也就忘記了救恩的寶貴。

在讀到他對服侍的堅持,也讓我看見一個以基督福音為中心的人生。他所傳的就只是福音,沒有花巧,也絕不妥協。雖然沒有受過正統的神學訓練,學識也可能並不高,可是他並沒有因而覺得不配,反而他放膽的宣講,甚至為此而被捕下監也不後退。這也讓我們反思到,今日許多時候我們會自覺不足,就裹足不前,處處自限。其實歸根究底,只因為我們將焦點放了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將眼光專注在神身上。

認識這位屬靈偉人,讓我有機會反省自己對事奉的態度、對罪的態度;實在獲益不淺。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