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30, 2005

《僕人》

這本書
這本書的副題是:「修道院的領導啟示錄」,明顯是一本關於領導(leadership)的作品。不過,它書面的簡介卻吸引我:「《僕人》是一則簡單平實,但卻發人深省的領導故事,有好幾次我都不得不放下書來,仔細品嚐這個簡單故事所要傳達的雋永意義。」

當我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就是真的有好幾次放下書來,仔細思想當中的信息。讀完之後,更決定要自己買一本來再三細閱。

《僕人》,James Hunter著,張沛文譯。台北:商周出版社,2003年出版。在坊間的書店有售。

這個故事
主角約翰本來擁有一切人皆羡慕的生活,任職全球知名的大公司總經理,帶領全公司上下五百人,營業額每年達上億美元。家庭方面,約翰與妻子自大學相識、相戀,至今結婚已十八年,有一子一女。一切都彷彿十分美滿。但最近,無論在事業和生活上,約翰都遇上不順意的地方:管理的工廠出現勞資糾紛,老闆認為他的領導出現問題,妻子投訴婚姻不快樂,孩子們也不斷挑戰他的權威。這一切都使約翰感到煩惱和痛苦,卻苦無出路。最後,他妻子半強逼地拉他一起去找牧師談談,牧師則建議他找個地方安靜一下,而且建議了一家規模很小的修道院。那裏有一個關於領導的課程。

恰巧,修道院裏負責教導這課程的西面修士,在進入修道院之前曾經是頂頂有名的企業總裁,在事業最黃金時期忽然辭去了職位,然後在人海中消失。作者就透過西面教士對約翰和其他五位學員的教導,還有學員之間的互動討論,帶出作為領導者應該有怎樣的生命質素。

然而這不是一本純粹關於領導技巧的書籍,它所觸及的題目:領導者的生命質素,可說是對每一個正處於人際關係的「關卡」、願意正視自己的困擾、盼望生命能夠成長的人都是很好的提醒。當然,故事的場景是修道院、人物有一位修士和一位牧師,讀者也可以預期當中不少討論是以聖經為基礎的了。

僕人
故事以七天的課程來作主線,每一章涵蓋一天的課程。第一天是這個小組成員一同探討「領導」究竟是甚麼一回事,然後各自回想在一生之中曾經遇過能夠影響他們生命的人所擁有的特質。

他們首先討論領導的架構。一般的領導者總是在架構的最上層,等而下之,最下層的是最低層的僱員。可是,正是這些最低層的員工才是最直接面對顧客。從上而下的管理於是導致員工以上層主管為討好的對象。在商業機構而言,必然會產生強差人意的服務質素。


假如倒過來,最高層的領導人成為最低層,反過來討好員工,必然產生一股動力,推動員工改善服務質素。當然這並不表示要像奴隸一樣對員工唯命是從,而是以僕人的心態找出員工的基本需要,使他們得到滿足,又為員工排除工作上的困難,使他們無後顧之憂。

威信

第一天完結時,他們為「領導」下了一個定義:『領導是一種技能,用來影響別人,讓他們全心投入,為達成共同目標奮戰不懈。』可惜人們卻普遍將管理與領導混淆了,又將權威(power)與威信(authority)混淆了,以致利用個人的地位所賦予的權力強逼別人照其意願來行事,卻不能夠以感染力影響別人作出適切的決定。

當他們再討論威信的時候,他們各人遇過能夠影響他們生命的人所擁有的特質竟然不謀而合,包括:誠信、以身作則、體貼、說得到做得到、善於傾聽、有責任感、尊重別人、不吝嗇鼓勵、樂觀富熱忱、感恩。這些特質都不是與生俱來的,都是當人們為了面對某些處境而訓練出來,並且久而久之養成的習慣。要作領導人,就要找出自己應該改進的性格,然後強逼自己加以改進。

犧牲奉獻
定義過「領導」,又明白領導人應該以威信而非威權來領導之後,西面教士與他們繼續探討另一個對於領導人十分重要的課題:人際關係。在現實社會,人們普遍認為人際關係必然是與業績表現背道而馳的:領導人若要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就難以向員工要求工作表現、或是必須服於員工的苛索要求之下。不過,西面教士提醒他們,絕大多數員工都希望在服務的機構得到尊重、肯定和自覺有貢獻,這些都先於物質方面的報酬。這些滿足感,正是源於人際關係中的信任。

而人際之間的信任並不是憑空說說的,乃是建立在領導人對被領導的群眾所作的犧牲和奉獻之上。而這一種犧牲奉獻並不是簡單的傾囊相授,而是切實地找出群眾的基本需要,並且滿足他們。這當然會牽涉到何謂「基本需要」的問題,他們討論下來就發現,其實也不外乎飲食、安全感、愛與歸屬、自尊,以及自我實現等等。

行動的愛
要能夠做到犧牲奉獻,動力必然源自「愛」。領導人要愛他所領導的群眾,卻不是今日一般所說的愛。現代人說的愛,大都是指向正面的情感、感受,只有很狹隘的意思。而聖經裏面、耶穌所表達的愛,是一種經過審慎選擇付出的愛的行動。要能夠為別人犧牲奉獻,必須有一種行動的愛作動力。而這種行動的愛決不是某種飄渺的感覺和感受。事實上我們沒有辦法強逼自己對某人產生「愛的感受」,但卻可以要求自己做到某些行為,譬如尊重別人、善待別人,以及哥林多前書十三章所說的一大堆行動。愛的行動,簡單來說,就是推己及人、找出並且滿足別人的基本需求。

決心
要能夠堅持以愛的行動來作領導,不可或缺的就是決心。就如一段婚姻之所以能夠維持恆久,並不是倚靠難以捉摸,甚至必定會煙消雲散的愛的感覺,而是在乎婚姻兩方之間的承諾。同理,領導的人要以行的愛來堅持他的犧牲奉獻,並不能倚靠愛的感覺,特別當所領導的是自己不喜歡、甚至是感到討厭的人,惟有以決心來承托愛的行動。

結語
這個故事雖然以「領導」作為討論的主題,但對於這題目沒有興趣的讀者卻不會感到乏味和卻步。其中一個原因是作者以故事的形式來表達,增加了本書的可讀性,也幫助讀者更投入;另一方面,書中人物的討論,輔以不少熟悉的例子,使讀者更容接受其中的信息。

故事裏面所討論的範疇可說是基本的待人處世的教導,甚至可以說是一些老掉牙的老生常談。然而,在平凡生活的消磨底下,難免會忘記或疏忽,本書正好是一個提醒。而故事人物遇上的問題,也許正是今天許多人所面對的:事業發展、家庭生活、人際關係‥‥到達了「關卡」,要如何繼續?生命成長來到「樽頸」,要如何再前進?

至於犧牲奉獻、行動的愛、決心等,也都是值得花更多時間來思考和反省的。

November 22, 2005

《當祂甘願被掛在十頭上》

《當祂甘願被掛在木頭上》,包衡(Richard Bauckham)、哈特(Trevor Hart)合著,陳永財翻譯,基道出版社2000年出版。

兩位作者曾經在1996至1997年間在蘇格蘭聖安德烈教堂帶領受苦節崇拜,本書的十一篇文章正從而產生的。

這本書的原名是:"At the Cross -- Meditations on People Who Were There"。在這本書裏面記載了十一位人物,是當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之前、之際,或之後出現的人物。其中不乏我們「熟悉」的、被人多番提及的,譬如伯大尼的馬利亞、彼得、猶大等;當中也有不少被人忽略的角色,諸如該亞法、本丟彼拉多、十架下的百夫長等。 透過思想他們的事蹟、經歷、或感受,讓我們對於十字架的信仰有更深入的反省。

十字架的信仰究竟是怎樣的信仰?


死亡
當馬利亞將香膏傾倒在耶穌身上,為祂安葬的事情預備的時候,當時在場的人不免側目。儘管約翰福音記載了猶大的嘀咕,不過並不只他一個人感到她在浪費,其他人的心底都有同感。但馬利亞沒有理會別人的想法,她只想到耶穌。

耶穌說:「她在我身上作的是一件美事‥她是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豫先澆在我身上。」(可14:6-8)馬利亞與其他人一樣知道耶穌這一次上耶路撒冷是必死無疑,她又豈會樂意接受主將要死亡這個事實,然而正是在她這一個行動之中,她表現她的信心,「她不明白,但卻不懷疑也不阻止耶穌選擇這條路。‥‥在所有門徒中,只有馬利亞看到十字架是耶穌必須接受的命運,也是神命定的命運。」

對於死亡,我們這些所謂對永生有盼望的人,其實也如其他沒有盼望的人一樣,逃避、害怕,忌諱、躲藏。我們忘記死亡是通往拯救的一條道路。我們難免以為死亡是神對人的懲罰、咒詛,卻沒有意識到,死亡也是一種拯救,因為我們仍然活在罪惡充斥的世界,死亡是使某些罪惡/罪人消失的工具。死亡也是一種釋放。

不久之前重看電影《綠里奇緣》,對死亡有類似的闡釋。那個大個子約翰雖擁有超自然的能力,可以治療某些嚴重的疾病,甚至起死回生。但當他面對世間的罪惡、痛苦、和難過的時候,他感到他的超自然能力也無補於事;在這種無奈、無力之中,他以「倦累」來形容,而死亡正是他的釋放。主角(湯漢斯)承受了約翰給他的超自然能力,也同時承受他的無奈和無力感,只能目睹至親的人一個一個地離世,到電影結束時仍然在等待死亡的釋放。

當然,從救恩的角度來看,死亡,斷然是祝福。因為若不透過耶穌的死去,救恩就沒法成就;而若不透過我們老我的死去,救贖也不會來臨。

失敗
從死亡想到的是失敗。《信報》其中一個專欄作家就經常揶揄基督徒,認為耶穌不過是一個失敗的革命家:一個門徒將祂出賣、其餘門徒將祂撇棄。他認為基督教是由保羅開創的,與耶穌無關。當然我們不會認同他的理論。但不等於我們與他的價值觀不同。我們也不喜歡失敗。

其中一個例子是,前幾年出版的《雅比斯的禱告》,無論我們怎樣理解那一段經文,《雅比斯的禱告》成為成功的出版,與這本書所鼓吹的「成功」,實在有割斷不了的關係。另一個例子是《標杆人生》,儘管它以「追尋上帝在你一生中的旨意」為號召,背後隱藏著的意思其實是:不要過一個失敗的人生。

我們都不喜歡失敗。然而,讓我們思想:失敗了又如何?

記得幾年前聽一位弟兄說起,說一次籃球比賽獲教練派他出場,而分派給他的工作是負責誘使敵方犯規。這是策略。然後弟兄悟出一個道理,球場之上哪管是不是基督徒,目的就只有一個:勝出。於是,我們看見場上有犯規、也有誘人犯規的事情出現。

「失敗」真是如此可怕嗎?

耶穌可真是徹底地失敗了啊!若祂沒有在十字架上被釘死,祂怎會復活?若祂沒有失敗,祂怎會被釘在十字架上?我們都愛為祂找藉口開脫:祂是自願地將自己交給人(當然,這是真的),祂是為了成就救恩所以走上十字架(當然,這也是真的)。可是,為甚麼當人們質疑耶穌的失敗時,我們要為祂解釋?主耶穌被審問、被釘十架時也沒有多說一句話,我們卻不能開口承認:「是的,耶穌是失敗者。因為祂是失敗者,所以祂能夠拯救我這個失敗者。」

主耶穌曾經說過:「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同樣地,成功的人用不著救主。唯有學習當一個失敗者,人們才會徹底地明白救恩的意義。在這本書裏面,作者就以伯大尼的馬利亞(那用香膏膏耶穌,為祂準備安葬之事的女人)、抹大拉的馬利亞(那在十字架下忍受一切希望都幻滅了的女人),和彼得(那個企圖動刀將耶穌的失敗扭轉、然後又不想與失敗的彌賽亞有關連的門徒)來讓我們思想:耶穌自己並不拒絕作失敗者,祂在世的日子一直為「失敗」作準備。

「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耶和華的膀臂向誰顯露呢?他在耶和華面前生長如嫩芽,像根出於乾地。他無佳形美容,我們看見他的時候,也無美貌使我們羡慕他。他被藐視,被人厭棄,多受痛苦、常經憂患。他被藐視,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樣;我們也不尊重他。」(賽53:1-3)祂既無佳形美容,我們為甚麼硬要為祂粉飾呢?

罪人
馬丁路德說:我們都是蒙恩的罪人。這個我們雖然都認同,可是,我們得救之後總是傾向只記著這句說話的前半(蒙恩),而忘記這句說話的後半(罪人)。

十字架事件之中誰是罪人?當然,我們第一個想到出賣耶穌的猶大。那是沒有異議的。還有那些為了維護猶太教權威的法利賽人、還有那些極力防止百姓生亂免得羅馬人趁機收回治權的祭司和文士、還有那些不清不楚地隨夥起哄的百姓。還有,那些在耶穌被捕之後四散的門徒。

誰不是罪人?我們沒有定他們罪的(譬如那些一直逗留在十字架下的婦女),他們卻早已經承認自己是罪人了。誰不是罪人?

作者巧妙地指出,「由始至終,福音書作者對他的描述都表現出毫無顧忌的厭惡。他們描述他與耶穌及其他人的故事時,都因為他們知道他最終出賣了耶穌而帶有偏見。他們似乎無法忽略或忘記他的背叛行為所造成的傷痕。」可是,「在神心目中,這個將祂的獨生子交給別人釘十字架的人有沒有任何地位呢?」沒有人可以完滿地回答這個問題,不過有一點卻無可否認:「當猶大和耶穌各自被掛在樹上時,猶大比任何其他門徒與他的主更親近。」

當福音書的作者毫無顧忌地因為猶大是個罪人而顯出厭惡的時候,他們沒有看見主耶穌被掛在木頭上正是要擔當猶大的罪。當我們厭惡任何誰人的所作作為的時候,也許他們比我們更接受上帝。

結語
守主餐的時候,我們會唱:「十字架,十字架,永是我的榮耀」。然而這真是我們的心聲嗎?十字架上是一個失敗地死去的彌賽亞,祂是我們的榮耀嗎?十字架的信仰只是罪人的信仰,你還要嗎?

多少時候,我們高舉復活的主,慶祝祂得勝作王,卻低調地對待祂的受苦和死亡。我們願意信仰帶給我們平安、喜樂,卻不願意與基督住在失敗的人群中間、不願意接受自己是失敗者、不願意承認自己是罪人。忘記十字架上的基督,就會使我們忘記自己需要正視自己的失敗和罪人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