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11, 2007

"Old Church Tower in Nuenen" ~ van Gogh

A Survey of Art ~
Appreciation of Vincent van Gogh's "Old Church Tower in Nuenen" ("The Peasants' Churchyard")
The Painting:
Old Church Tower at Nuenen (The Peasants' Churchyard)
Oil on canvas
65 x 88cm
Nuenen: late May - early June, 1885
F84, JH772

梵高曾經畫過幾幅以 Nuenen 一座古老教堂建築物為題材的作品;現時收藏的有三幅油畫,分別被編為F34, 84及88號。本文所介紹的是編號 F84 的作品,約於1885年5、6月間完成,現時收藏於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館。

作品分析:
水平來看,地平線將畫面分成上下兩半;上半部分是天空,佔去三分二的闊度,下半部分是地面,只佔三分一。地面是一個墓地,十字墓碑參差地分佈在教堂左右;淺色的小花錯落地佈散在教堂的前方及左邊草地上。天空中漸舒的密雲之間,有若干飛鳥在教堂建築物上,似乎從遠而近飛來。

垂直來看,教堂建築物被安放在畫布的中央,左右兩邊形成大小不平衡的兩個空間。不過教堂建築物佔整個畫面幾乎一半,故此建築物左右兩邊實際上沒有多少的空間。建築物的線條並非盡以直線為主,也有不規則斜線的外廓;此外,建築物地基以深色斜線表達立體感,以及教堂前面一堵矮牆也是以斜線呈現。

作品以大氣透視法表達,地平線遠處是一列隱約的平房;教堂前的墓碑顯得清晰及較大,教堂左後方的墓碑較小及模糊。光線在教堂左上方的天空,形成教堂建築物左邊牆上的光暗對比,亦為畫面帶來另一條斜線。

古老教堂佔去整幅畫作的注意力,加上旁邊的墓碑,四野無人,一片蕭瑟的景象,驟然看來,這幅作品似乎以死亡、頹廢作為主題;但卻絕對不是。因為作者刻意地將斜線置在畫的前景,造成不規則的活動感;還有教堂以上的飛鳥,儘管牠們可能是烏鴉,一種與死亡關係密切的雀鳥,但無可否認,有活物的出現就有生命的痕跡。即便是死亡,在梵高這幅作品之中也不是「死氣沉沉」的;形狀、大小不一、不規則地分佈的墓碑就顯示了連死亡本身也是跳脫的、非千篇一律的。

作品背景:
根據梵高在1885年5月寫給他弟弟Theo的其中一封信所說,他繪畫這一幅作品之時,正是這座古老教堂將被拆卸之前一周。教堂原有的一座尖塔已經消失了。(letter 408)

梵高繪畫這幅油畫當然不純粹因為它即將消失,他的目的是要表達:「這些頹垣敗瓦如何突顯出,世世代代以來,無數的農民就是在這一片他們開墾耕種、賴以生存的土壤上得到安息。死亡之為一件簡單平常的事,就如同秋天葉落那樣,只是掘起一片黃土,然後插上一個木製的十字架。」(letter 411)

另一方面,這也是梵高個人信仰的一個表達。在同一封信中,他繼續說:「這些頹垣告訴我,儘管根基建造得怎樣堅固,一個信仰、一個宗教也可以怎樣地腐蝕朽爛;但農民的生命、死亡卻是如何循環不息地發芽滋長、開花盛放,就如同這片墓地上的花草那樣。」然後他以大文豪雨果的這一句說話作結:「宗教將必消亡,上帝卻長存」(Religions pass away, God remains)。

畫家背景:
有這樣的「感嘆」,梵高自己的信仰經歷也許是一個主因。梵高在決定以繪畫為終生志業之前,曾經有一段時間奉獻成為傳道人。1876年,當他厭倦了藝術銷售的工作之後,決定委身於信仰。他到英國一條鄉村當上教師,並且在當地一家教會當副牧師。這並未能使他滿足。1877年,他回到阿姆斯特丹,並且嘗試進入神學院接受裝備;可惜由於學歷未達到這些學府的要求,梵高只好打消念神學的念頭。這卻未有阻止他想當傳道人的想法。1878年他進入一家宣教訓練學校受訓。同年12月被差派到比利時南部 Borinage 的礦場牧養當地的礦工。他對礦工艱苦的生活十分認同,且經常將自己僅有的衣服、食物贈與這些礦工,以致自己衣衫襤褸也不顧。這種極端行為最終導致教會干預,並將他辭退。

我參考的資料並沒有清楚指出這個遭遇與他後來對教會的不滿和抗拒有怎樣的關連。不過,因為過度施捨而被奪去教牧的職分,怎麼說也是教會的錯;這個遭遇使梵高對建制教會(institutional church)產生不滿和疏離,也是自然的結果。加上,從他的畫作之中可見,他對於貧窮低下階層的生活始終懷有深切的憐憫及同情,教會天職負有濟弱扶傾的使命,成為他不滿的對象也不會叫人感到意外。

個人反省:
是的,濟弱扶傾一直是上帝委予教會的使命;「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體,又缺了日用的飲食;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平平安安的去吧!願你穿得暖、吃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用的,這有甚麼益處呢?」(雅2:16)一直是神對教會的責備。昔日如是,今日如是。今日不少教會已經身處建制之中,難免習染「行政主導」之病,越具規模的教會越是如此。作為牧者,作為教會領袖的,置身建制之中,要保持清醒並不容易。作為信徒,要扭轉這一種情勢,也似乎無能為力。誰有勇氣成為梵高,以高風亮節喚起世人的關注?

梵高被教會辭退以後,並未因而放棄他的「傳道事業」。他將神的道從宣講(preaching)轉變為以畫作(painting)表達;道不在他的口中,乃在他的色盤上、在他的畫布上。如果光說教會種種的不是,自己卻棄甲而逃、遁隱於世,這不是我們從梵高身上看到的故事。不過,這也是梵高命途坎坷的緣由,先知(為神發言的人)從來不受歡迎,而先知的說話也從來只在他死後才被人記起。誰有毅力成為梵高,即使寒微仍堅持自己?

透過這一幅作品,梵高要宣講的道是:「頹圮的只是教堂、教會架構,有生命的信仰、教會群體終必存活」。盼望今日人都聽見這信息。

August 28, 2007

Amazing Grace

看了一本小書,是關於 William Wilberforce 的生平。"Amazing Grace in the Life of William Wilberforce", 作者:John Piper。不過作者只揀選了他信仰生命的一小部分來介紹。

譬如提到他的悔改,作者形容是一個「神透過一些似乎不經意的選擇定意選上一個人」的故事。許多當時看來巧合的事情,後來卻看見是神所設計的拼圖(puzzle),為他鋪設前路,預備他承擔那使命。

他的信仰生命,作者集中提到兩點:他的堅持,和他的喜樂。

他的堅持實在是不平常的。當他開始提出立法禁止奴隸買賣時,整個下議院幾乎沒有人認同他;即或有認同他的價值觀,或認為他的論據合理,也不敢開罪權貴,或得失既得利益的一群。他在1787年第一次提出立法,其後不斷被否決,艱苦戰鬥了二十年,終於在1807年條例草案得以通過。在他繼續不斷的努力之下,在1833年,奴隸制度正式被英國立法取締。在他奮鬥了整整46年之後,「人人生而平等」終於在英國落實。

另一方面,作者發掘 Wilberforce 喜樂的來源。人們記憶中他常是充滿喜樂,每有小孩子在場,不管他有多重要的事情在辦、或有誰在與他一起討論,他總會首先招呼了這些小孩子,以小孩子的方式與他們戲玩。作者指出是他一種忘我的品性使然,就是忘記自己的身份,不拘泥地位、年齡這些限制或距離。

當然,最重要的是他與耶穌之間密切的相交;特別在那些艱苦的日子,他曾經灰心、失望,曾經被恐嚇,甚至有生命危險;但這些都不能夠攔阻他以神為樂。他對於救恩把握得十分真確而清晰:因信稱義。他深信自己不是憑藉任何的工作以致他得以站在神面前,唯獨倚靠耶穌寶血的買贖。這一份信靠成為他喜樂的泉源,也成為他面對挫敗、重新振作的動力。

也許,這實在值得我們再思想。今日自己落在軟弱無力的光景,事奉生活舉步為艱,對上帝既不敢背離,卻又愛不了,會否正因為我們失落了「因信稱義」的把握?

不過,他的一生也不是無憾的;他的妻子兒女後來都離開福音派,轉到天主教信仰裏去。這也是我最感到難以明白的;他既是如此愛神、以神為樂、以生命事奉神,何以他的家人竟然與他所信的背道而馳?這實在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

June 15, 2007

Sacred Marriage

市面上,當然我是指基督教圈子裏的市面上,關於婚姻的書籍固然不少,這一本有甚麼的特別呢?我確實是覺得這一本有所不同。

書名:Sacred Marriage
作者:Gary Thomas
出版:Grand Rapids, Michigan: Zondervan, 2000

這本書說甚麼
這本書有一個副題:"What if God designed Marriage to make us holy more than to make us happy?" 就是這副題吸引我的注意。婚姻不是為了叫我們幸福快樂,而是叫我們聖潔?於我而言,這是新的概念。讀下去就會發現,作者是從另一個角度來審視婚姻。

我們平常讀到關於婚姻的書,大都是教你如何相處,如何維繫彼此之間的相愛關係,甚至是如何應付彼此之間的矛盾衝突等等。但作者卻從另一個角度來剖析,婚姻究竟是甚麼一回事。

就正如書的副題,作者認為神設計的婚姻不全然為了人能夠生活得幸福快樂;注意,這可不是說婚姻必定是不幸福、不快樂的。作者的意思是,婚姻對於人來說,就如其他的一切人生經歷,仍然是為了使人更親近上帝、更像基督而存在的。人的受造就只是這個目的,所以一切都是為此而有的。而這本書的目的是要探討,如何利用婚姻裏面所遭遇的挑戰、快樂、掙扎和歡愉,使我們更靠近神、成長得越來越像基督。

因此,作者首先將婚姻的浪漫面紗扯破:結婚是兩個有罪的人走在一起,他們自然是會彼此傷害、叫對方失望的了。讀到這一句時,實在難免失落。它卻又是那麼真實。不是嗎?要是我可以接受自己常常軟弱犯罪,甚至有意無意之間傷害別人,那麼這一個他,豈不也同樣是常常軟弱犯罪、在有意無意之間傷害別人的人嗎?首當其衝的自然是朝夕相對、同床共枕的我和他了。

既然如此,大概因為如此,所以保羅說「能夠不結婚倒是好的」吧!作者接著指出歷代教會都以不結婚作為追求屬靈操練的最佳處境。然而,與修道士每天凌晨起床靈修打掃、一日五次祈禱這種屬靈操練的生活相比,更深的靈命塑造可能是每星期七天、每天廿四小時向同一個人負責、付出、委身和犧牲。一個人生活有很大的自由,到一個地步,其實是可以完全無須向任何人負責和委身。婚姻卻逼使你必得面對、處理一些自己獨個兒的時候會躲避開去的問題。因此,也能夠叫我們更深層地經驗神賦予我們生命的意義、目的和豐盛。

由此出發,作者指出,婚姻在聖經中如何喻表神與人的關係,以及從婚姻之中,人如何學習以神為中心的生活、如何在一個罪惡充斥的世代見證上帝願意與人復和的信息。

接著的各章,作者從幾方面來分析婚姻如何可以幫助我們面對自己的軟弱,以及如何在那些婚姻必然遇到的困難和衝突之中榮耀神。

首先是愛。最大誡命的下半是「要愛人如己」。許多年前讀《仄徑》時,有一句話留有深刻印象:「感情的網有一天會破舊的」。與一個人相對年年月月、分分秒秒,再可愛的人也會展露他不可愛的一面。婚姻的盟約正是要求我們在這些時候堅持,並且擴展我們愛的包容度。

其次是尊重。也是在年年月月、分分秒秒的相處之中,一切都會變成習慣。不但對方的生活習慣成為你的習慣,他的缺點也成為你的習慣,他與你不同的地方成為你的習慣,你對他的不滿和偏見也成為了習慣。這時候,要堅持尊重就特別地不容易,需要更多看見自己的不足和軟弱,也需要更深地看見神拯救他的心意,就是要他回復到最接近受造之初的完美。我呢,則要選擇成為他的助力,還是阻力。

第三是與禱告。我們常聽到的教導是,禱告求神使二人相處和諧。作者卻以另一個角度來看,他以彼得前書3:7來解釋:必先是丈夫按情理與妻子同住、敬重她,「這樣便叫你們的禱告沒有攔阻」。作者認為先是二人的關係美滿,與神的關係才會密切。因此,他指出婚姻裏面的同心、捨己、饒恕等等都是叫我們得靠近神的。不是親近神以致二人能夠同心、捨己、饒恕,而是先要做得到這些,為要靠近神。神才是目的,婚姻只是途徑。

第四是對付罪。在這一章,作者比較了獨身與婚姻對於罪的容忍有怎樣的不同。獨身的人,為了害怕自己的心受到傷害,很容易會將它收起,小心的保護,可以不對任何人,甚至任何動物付出感情。這顆不受傷害的心最終只會變得剛硬、頑固,無藥可救。婚姻既是承諾向對方開放自己,我們就得毫無保留讓他看見我的缺點、我的偏見、我的恐懼,和我的軟弱。婚姻就逼使我們每一日面對一面鏡子,照見我們的罪和軟弱。於此,最重要的不是期望對方可以做甚麼,而是讓你能夠誠實地回到神面前去面對自己的罪和軟弱,去尋求祂的寬恕、醫治和幫助。

上面說的只是這本書的一半,是「理論」的部分。書的後半部分提到的是實際的生活,譬如要在婚姻的各種不如意裏面操練堅持;在婚姻的失望裏面操練饒恕;在生活細節之中操練服侍;在磨擦之中操練對神同在的意識……等等。我不在此細說了。

為甚麼介紹這本書
這一本書彷彿對一些不願意進入婚姻的人作出勸導;無疑,作者的立場鮮明:結婚是十分好的「選擇」。但對於一些想進入婚姻但卻無門的人似乎有一點殘酷。不過因為這是一本外文書,請容許彼此社會實況的差異。事實上,一句你我都熟悉的說話是:「不是要找一個合適的人,而是使自己成為合適的人。」在有機會進入婚姻之前預備好自己大概是明智的做法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不少人都在有意無意之間將婚姻放在一個過高的位置,隱約以為婚姻是今生的終極。然而,這正是作者要糾正的。婚姻,就如其他的一切,都只是預備我們最終在永恆裏面迎見神。假如我們只視婚姻為今世的幸福,而漠視它對於自己永恆生命的塑造,甚至錯誤地在婚姻裏尋求只有神才可以給予的滿足,那就不但得不著幸福,反而錯失了生命成長的機會。

這本書裏面,作者用了不少故事作例子,讀時勾起了自己一些深層的感受,也算是一次自我認識的旅程。